中国美术家网--中国美术家唯一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大学生

紫砂网

北京

山东

湖南

上海

江苏

海南

重庆

天津

河北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宁夏

黑龙江

新疆

内蒙

吉林

辽宁

湖北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浙江

西藏

四川

福建

江西

香港

澳门

台湾

安徽

总站首页  美术论坛  名家导航  艺术资讯  美术展讯  艺术机构  书画家名录  艺术家  网站相册  在线销售  名家画廊  名人访谈 
画院画廊  精品画廊  网络电视  名家展销  名人印鉴  美术史论  本站收藏  艺术院校  艺术流派  鉴赏常识  各地书画院  友情联接 
网站建设  评论家说画  网上美术馆  本站组委会  市场风云录  写生基地  美协联谊  法律顾问  扇面大展 

    本站艺搜

简体版


李世南访谈/李毅峰


上传时间:2006年04月05号 【关闭】【返回
李世南访谈/李毅峰 - 名人访谈 - 中国美术家 -旧版

李世南访谈
时间:2003年10月5日
地点:北京李世南寓所仰山堂
对话:李毅峰、李世南

关于地域与艺术
李毅峰:李先生来北京很久了,一直未来看您,还好吗?
李世南:我来北京已经一年了,因为身体的原因,很少与外面来往,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也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北京的老朋友很多,我知道他们都很忙,所以,没有主动与他们联络,免得打扰他们。我已经习惯安静,看书、画画,做自己的事。我每换一个地方,都尽量吸收这个地方的养料,画风就会产生新的变化。齐白石如果不到北京,就不会有衰年变法。我一直主张画家多跑些地方,仅仅走马观花是不可能了解地域文化的,一定要住下来,住上几年,,才能真正吃透、吸收。我在河南就是这么做的。
李毅峰:李先生,您当时为什么选择河南?是不是因为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那儿可以追溯到文化艺术之根的气息,这种气息与宋元以后的文人画气质可以相互补充?
李世南:在河南那段时间,我主要是大量地吸收中原文化和佛教的滋养,前期的作品显得比较沉重、枯涩,后期进入虚空平淡的境界,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到北京之后,我感受到的是博大包容的气象。心境不同了,作品自然不一样。我的实践一直是放放收收、收收放放。在河南是收,是往传统收。到北京之后开始放,放的同时整合,把以前几个时期的实践整合。整合与完善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学习和补充。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特别需要静下心来。“非典”时候没有人来,我画了近百幅作品,但想法还不成熟。现在有三本书在撰写,画就暂时停下来了。
李毅峰:您讲的收放,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认识和实践。这与环境和心境是紧密相联的。但是单一的、不成熟的环境会造成不成熟的心境,也会造成不成熟的艺术。
李世南:所以后来我就觉得该离开了。从我的角度,我觉得该吸收的基本都吸收了。《中国历代高僧》的创作也已基本完成,我就走了。我是浙江人,本来也想退休之后回浙江,甚至想回上海。但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北京最好。上海的地域观念很强,浙江也是。
李毅峰:上海的艺术有它自傲、自闭的狭隘方面。
李世南:原先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海上画派,已经衰落,而学习和调和西方又成为十分肤浅的时尚。
李毅峰:时尚的东西很难长久。艺术不需要时尚。艺术没有新旧,只有好坏。时尚性的东西有趋从新奇哗众取宠之嫌,过分强调形式而忽略思想和内容,强调一时之用而忽略历史和传统,所以时尚往往与您所说的肤浅划等号。
李世南:上海市民文化一向追求时尚,讲“噱头”。海派的衰落不外乎是故步自封、心胸狭隘的结果。北京的文化土壤还比较好。
李毅峰:北京虽是一个古都,但元明清三代文人领衔的士夫文化,凝聚了几百年的南北人文精华,代有才人,群峰并矗,形成了领略古今的文渊。
李世南:北京相对来讲,天地大,有容纳百川的气度,传统与现代并存,主流与边缘共处,呈现一种多元的格局,互相碰撞、交融、竞争,这种氛围是其他地域所缺乏的。
李毅峰:北京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中心,这是不争的事实。
李世南:天津离北京很近,天津怎么样呢?
李毅峰:天津是一个商业文化城市。它作为中国近现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域的优势在把传统汇集于此的同时,又使其广泛地接受各种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使得天津在形成传统之时,就已经得风气之先,站在了时代的前列。近代经济的发展,又使天津汇集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像石涛、任伯年、张大千等画家都来天津画画或居住。因此,天津也是近现代中国的主要艺术市场之一。
李世南:天津的很多中青年画家不错,天津的书法底子也较厚。
李毅峰:天津的国画还是接受了传统语言中的很多精华,但又不老气,有时代感,强调书法用笔。书法很盛,也影响了国画。书画同源的论点在天津的国画中体现的较好,这也是天津国画的地域特征。

关于人生与艺术
李毅峰:成就一个艺术家,人生的阅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您的经历看,坎坷磨难已经成为提升您的艺术品质的台阶。每一次坎坷之后,您的艺术都有一次质的飞跃。
李世南:人生的磨难已成为我的宝贵财富。而且我这人很怪,太顺利了,反而画不出画来。有了压力,就有了创作的冲动。磨难,实际是一种修炼。很多人说,你到了这份上了,也该潇洒潇洒,何必活得那么累,画得那么苦?可是我一点也不觉得苦,苦中作乐,我觉得很开心。尤其画出一张好画,心里感到非常幸福,是一种享受。既然选择了艺术,这种牺牲就心甘情愿。要么就不要选择艺术。别人老说我使命感太强,上升到一种意义上来讲,这是我对文化品格、对人格的坚守。
李毅峰:做人需要人格,需要信仰。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仰,那他的生命活动还有什么意义。文化需要品格,没有对人格的坚守,就不可能出现有品格的文化。
李世南:所以我觉得,现在能真正坚守的人太少了。坚守很孤独,非常孤独,而且很难。非得耐得住寂寞,杜绝所有的每素行为,坚持己见,不为外物所动。这往往不被人所理解。
李毅峰:我在《我的艺术观》曾说,艺术有三要素:智慧、孤独、创造。智慧可让人孤独,因为它的高远与非常;孤独又可生成智慧,因为它的内省与觉悟。这二者可以说是创造的源泉。现在很多人不能坚守,那么他的艺术生命很难说能持久了。
李世南:对中国画品格的坚守是一种信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信仰。这需要充分的自信,现在艺术失去标准,做人没有原则,浮躁之下,难免被淘汰的命运。这是许多画家的悲哀。

→ 我的艺术观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业务联盟

关于我们

商业合作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客服:  010-51252748 81935076  86238118  13366838869   QQ:424753128  529512899

北京市宣武区虎坊路19号院(陶然北岸)10号楼1803室     邮编:100052 [信函]
北京市宣武区南新华街6号(琉璃厂)                    邮编:100052 [信函]

 E-mail:meishujia2002@126.com    meishujia.cn@163.com   京ICP备05056048号 

 

Powered by NetOS 2.7 © 2003-2013 mbs&Admin
Processed in 0.643(s)   0 queries memory 2.02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