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网--中国美术家唯一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大学生

紫砂网

北京

山东

湖南

上海

江苏

海南

重庆

天津

河北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宁夏

黑龙江

新疆

内蒙

吉林

辽宁

湖北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浙江

西藏

四川

福建

江西

香港

澳门

台湾

安徽

总站首页  美术论坛  名家导航  艺术资讯  美术展讯  艺术机构  书画家名录  艺术家  网站相册  在线销售  名家画廊  名人访谈 
画院画廊  精品画廊  网络电视  名家展销  名人印鉴  美术史论  本站收藏  艺术院校  艺术流派  鉴赏常识  各地书画院  友情联接 
网站建设  评论家说画  网上美术馆  本站组委会  市场风云录  写生基地  美协联谊  法律顾问  扇面大展 

    本站艺搜

简体版


老汉打铁70年 他给颐和园做的壶 大家都说好


上传时间:2010年07月02号 【关闭】【返回

从曾经幼龄的学徒,到如今耄耋之年的老白铁匠,永宁街上81岁的夏依海老人见证了下关70年的变迁。在老手艺逐渐消失的当下,紧守着自己手艺的他,不仅有着一份乐观的心态,更有着对自己手艺的执着追求。

永宁街上老汉打铁70年

下关建宁西路与永宁街的交界口,有一间铁皮铺子,这就是夏依海老人多年来一直工作的地方。铁架子、铁桌案、铁橱柜……这活招牌似的铺子,完全出自老人之手。

永宁街正在拆迁,最后余下的一间老屋,就是老人居住的。夏依海老人说,自己老家在苏州,6岁随母亲逃难来了南京,10岁就在下关跟着师傅学艺。这么多年来,老人就没离开过下关,见证了下关的变迁。“我学艺那会儿,下关这一带只有三四家铺子,但生意都还不错。那时候人穷,谁家的锅啊、勺啊有点破,都舍不得扔,就到铺子里来修修补补。”老人说,解放后下关慢慢发展起来,打铁的铺子也渐渐增加到了七八家。“那是最热闹的时候啊,后来搞合作社,铺子都合并了,改革开放后基本见不到了。”老人说起铺子的渐渐消失,忍不住有些伤感。

为颐和园打了两把好壶

夏依海老人对手艺的执着,是他一把年纪还放不下铺子的重要原因。“儿时学的手艺,到老也忘不了。做着做着,就成爱好了。”谈起打铁,老人兴致就上来了,现场小试了一番身手。铺子里有不少尚未使用的白铁皮,老人随手拿起一片,铁皮剪随意剪几下,就成了需要的形状,再敲打两下,一个雨水槽的配件就初步成型了。

“前年,北京颐和园找人做两把长流的壶,壶嘴要1米1,找了一个星期都没找到能做的白铁匠。后来来南京找到我,我几天就帮他们做出来了。”老人说,壶做好后送到颐和园后,反馈很好,大家都夸这壶做得漂亮。

手艺要失传老人很难过

夏依海老人说,自己虽然对老屋很留恋,但也不是非要死守着这里,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铺子。拆迁后他被安置在中央门附近,他之前去新房附近,找了一家小巷子里的小门面,准备租下来重新开张。
夏依海老年逾八旬,还在工作并非因为生活困苦,多年的习惯改不了,打铁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老人表示,最可惜的是现在没人愿意学这个手艺。现在年轻人都吃不了这份苦,而且现在日用商品随处可寻,居民们对白铁皮制品的需求也在日益减少。老人又说,“失传虽然可惜,但大家不靠手艺也能过上好日子,说明社会进步了。”

→ 2010春拍:一个“真”字了得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业务联盟

关于我们

商业合作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客服:  010-51252748 81935076  86238118  13366838869   QQ:424753128  529512899

北京市宣武区虎坊路19号院(陶然北岸)10号楼1803室     邮编:100052 [信函]
北京市宣武区南新华街6号(琉璃厂)                    邮编:100052 [信函]

 E-mail:meishujia2002@126.com    meishujia.cn@163.com   京ICP备05056048号 

 

Powered by NetOS 2.7 © 2003-2013 mbs&Admin
Processed in 0.082(s)   0 queries memory 2.017(mb)